2006年10月16日,星期一(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时政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红星闪耀省“一大”旧址
本报记者 徐晓

  10月15日 星期日 地点:平阳  多云

  今天一天我们基本上都是在车上度过的,虽然今天没有安排活动,但是一车人依然不停地谈论着昨天发生的一个个细节……
  70年前,平阳迎来了刘英、粟裕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主力,他们和地方革命队伍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经受了严峻考验,创建了浙南游击根据地,并使之成为中国革命在南方的一个战略支点,有力地策应了中央主力红军长征。而平阳这个浙南山区县也有幸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1939年7月21日至30日,会议在平阳冠尖山山腰的一幢简易木结构楼房里举行。
  在车上,大家都说起了让人特别难忘的老红军——94岁高龄的华业都老人。他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和大伙儿一起追忆往昔、缅怀先烈。1931年,老人开始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他成为挺进师的一名战士,此后一直转战瓯江南北,和战友们为中国抗日事业和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他深有感触地说:“革命年代非常艰苦,是胸怀目标、勇往直前的信念和气概支撑着我们走到胜利!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大家要珍惜和建设好。”
  同样,平阳凤卧镇樟垟村黄经要与黄经运两兄弟也让我们特别感动,他们在现场一直为老红军忙前忙后。“在外打工的日子,我看见过不少‘红色’景点,当时心里特别难受。”黄经要说,每到一处他就会想到老家还有不少红军留下的“影子”正在深山中被荒草掩没,而村里又有被称为“浙南活地图”的94岁老红军华业都,“如果这段历史被遗忘,那就太可惜了。”于是,他和华老的外甥从去年3月开始着手搜集资料,查看遗迹现场,于去年8月完成了《樟垟村革命斗争史》一书的初稿,希望将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凤卧镇中学的叶其杭和林莉莉、郑娜娜三位同学是昨天的火炬手,我们清楚地记得他们接过火炬时庄严的誓言:“我们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在这庄严的历史时刻,老一辈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炬,要靠我们擎起,祖国灿烂的明天也要靠我们去开创……”
  我想,有这么多可爱的群众,红军精神在平阳必定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